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剪報] 性侵受害人僅兩成即求助


性侵受害人僅兩成即求助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遭性侵犯莫啞忍,站起來保障自身權益!東華三院芷若園研究發現,大部分性侵犯受害者會延遲求助,使問題惡化,甚至有女性首次遭性侵時僅得四、五歲,十多年後才向他人透露,引發更多家庭、心理及精神等問題。指公眾對性侵犯認知不足,建議將性教育納入正規課程,提高市民的求助意識。
  記者:楊嘉莉
  東華三院芷若園及城市大學於○九年五月至一○年七月,訪問六十名曾向芷若園求助的女性性侵犯受害者。結果顯示,只有不足兩成受訪者於事發當日求助,三成人則於一年或以上後才求助;逾六成受訪者表示,曾被性侵兩次或以上,近半數更是遭同一人多次性侵。
  一成半十多年後始求助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麗清指,受害人不願求助的主因,在於對被性侵抱有負面理解,「害怕其他人不相信自己」,又擔心與施暴者是熟人,如公開事件會影響二人關係,故一直不肯求助。她說:「有一成半受訪者竟於被侵犯十多年後才求助,數字相當驚人。」
  芷若園主任王楚玲坦言,拖延求助只會使問題惡化,影響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甚至導致性困擾及其他精神疾病,後果不堪設想。她指出,一般受害者若即時求助,康復時間約只需一至兩年;反之,愈遲求助,便愈難復原,有些人十多年來也走不出性侵陰霾。
  雖然九成受訪者會主動找親友傾訴,但當中兩成人表示,將事件告知其他人,不但無助紓緩壓力,反而受到更大精神困擾。
  梁教授解釋,某些家庭因「家醜不出外傳」的傳統觀念,而沒有認真處理事件,甚至不了了之;此等消極態度,令她們倍感徬徨,甚至影響他們向社工等專業人士求助。
  過來人阿儀直言,親友的正面回應及支持,對性侵犯受害者極為重要,能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她憶述,年前於朋友生日派對上遭借醉性侵:「當時個人好亂,又好嬲;雖然只有我最清楚自己感受,但也不想單打獨鬥,找個朋友說一兩句、支持一下也好。」她謂,親友最重要是不要質疑受害者所言,並要保持冷靜,絕不要責怪她。
  此外,有受訪者第一次被性侵時只得四、五歲,王主任建議將性教育納入正規課程,從小灌輸性正確性知識,而家長亦有責任多留意小孩,如發現情緒不穩,或突然反叛,便可能已遭性侵。及早發現,否則會嚴重影響心智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