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評論]最該相信的欺負了我

文/朗天 家庭性侵犯可能是現代社會最嚴重的家暴 問題,因為暴力的受害人不單身體受到摧殘,家庭關係受到破壞,還大大衝擊了倫理觀和道德價值。 古代某些文明、某些社會,亂倫不是大問題。古埃及為了保障天神的純綷血統,兄妹交配反而是神聖的應然。《聖經》記載的世紀大災難後,為了有效繁殖(義人血脈),父女亂倫似乎是非常時期容許的非常手段。

反思倫理道德基礎

從生物學種族存續和社會發展的角度看,亂倫是弊多於利;但倫理學和道德學原則從來不能從實然推出應然;我們不能說從統計學和遺傳學上,亂倫所生的後代身體殘缺或明病暗病的機率較大,便引申出亂倫是不道德、不該被容許的。  至於財產或權位繼承的混亂,以至所可能帶來的感情傷害效果,大抵也不能作為反亂倫、反家庭性侵犯的道德基礎。

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家庭實況劇《一念之間2》第八集《未完的家課》,便講述一個有家虐過往的小學老師,對所教學生與父母相處的關係異常敏感,曾經錯誤懷疑學生被家長性虐,減弱了同儕對她的信任。然而,她沒有放棄細心觀察和無微不至的關心,終把一名因被父親騷擾,導致功課總做不完的小女生,從絕望邊緣中拯救出來。

傳媒喜歡把亂倫的父親稱為「獸父」,意指他們「不是人」,但其實又有多少禽獸竟嘗如此?多年前港產導演羅卓瑤拍過一部題為《遇上1967 的女神》的澳洲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拿過獎。裏面的盲女祖父,便是一個和女兒交媾,生下「孽種」的「獸父」。獸中之獸的是,這祖父最後連孫女也不想放過!電影情節據說也參考了真實案例。

 一般人甫聽見亂倫行為,很容易左一句「變態」,右一句「禽獸」,便掃進徹底否定的垃圾筒,但其實這也不一定是好事。簡單否定的思維可能只是另一種逃避; 「吾不欲觀之矣」,避開觸及心靈陰暗面,往往反而保留了暗黑反噬的可能。與其逃避,不如直接面對;亂倫個案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人們反思倫理道德的基礎在哪。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剪報]性侵案一站式作業 新北啟動

性侵案一站式作業 新北啟動 指定醫院驗傷 社工立即向警方報案 被害人不必多處奔波
記者吳瀛洲╱新北市報導  新北市警局試辦「性侵害案件一站式服務」啟動,不幸遭到性侵害的被害人無須奔波警局、醫院,只要前往新北市指定的醫院驗傷,社工人員將會立即通報警方指派專人前往受理報案,不但能充分保障被害人隱私,更讓身心受創的被害人無須面對異樣眼光。   新北市警局己二天前(二十日)選擇署立雙和醫院、慈濟醫院台北分院等兩地啟動「性侵害案件一站式服務」,這項創新服務象徵社政、衛政、醫療、警政、檢察等網絡整合大拼圖,誓言通力完成「一站式服務」作業,有效保護遭性侵的被害人。   警方表示,「傳統」的性侵害受理流程是被害人至警局報案後,由女警陪同被害人前往醫院驗傷,取得性侵害檢體盒後,再陪同被害人返回警局製作筆錄,奔波往返除耗時外,更容易造成被害人身分及隱私曝光,造成被害人惶恐不安。   市警局婦幼隊長斯儀仙表示,「一站式服務」試辦啟動後,發生性侵害案件時警察單位或醫院等接獲通報後,由相關成員立即前往指定醫院展開一站式服務,包括陪同被害人進行驗傷採證、為被害人製作偵訊筆錄等完成報案流程,除把握性侵害案件的偵辦時效及完整性外,並免除被害人需奔波往返警察局、醫院等地的疲憊及減少二度傷害;評估試辦成效後,未來不排除推廣到整個新北市。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剪報]聲稱能讓他變“真男人” 名廚一晚雞姦男童5次

(新加坡20日訊)明星廚師聲稱能讓13歲男童變“真男人”,母親竟聽信,送兒入狼口,兒子一個晚上慘遭被告雞姦5次。曾在2007年“明星廚師”烹飪賽中得第二名的被告穆罕莫‧慕斯塔金(35歲,譯名),週四早被判坐牢4年3個月,鞭3下。  男童柔弱被笑娘娘腔  他面對10項控狀,指他在2011年9月20日下午6時30分至午夜12時,在西部住家性剝削和性侵13歲男童。 案發當天,男童母親到友人家做客,被告在屋內,兩人因此認識。 這時,男童放學回來,母親聊天時告訴被告,兒子生性柔弱,常被鄰居嘲笑他娘娘腔。 被告見有機可乘,表示可帶男童回家一對一“男人談”,以幫他成為“真男人”,男童母親很高興同意了。 被告把男童帶回家後,卻對男童一番性侵,包括雞姦。  法官週四早指出,他考慮刑罰的因素包括男童尚年幼、被告重復對男童性侵、被告欺騙男童母親,及案件對男童所造成的心裡陰影。 他說,儘管一連串性侵行為都在同天發生,但屬於個別罪行,因此判他坐牢4年3個月,鞭3下,刑期從2011年9月22日,他被扣留算起。  男童母姐上門被告不放人 母親姐姐上門要帶男童回家,被告不放人,聲稱“要多點時間講話”。 被告帶男童回家雞姦後,男童的母親和姐姐前往被告住家想看“男人談”進展如何,但被告要她讓男童多待一會兒,他需要更多時間跟男童講話。 男童母親相信被告,所以離開,錯失了拯救男童的機會。 她們離開後,被告再對男童施暴,這次手法變本加厲,直到接近午夜,被告讓男童洗澡後,給男童4元,送他回家。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剪報]少年偷看A片 竟仿劇情性侵妹

〔記者李忠憲╱新北報導〕男子阿全(化名)看A片致慾火焚身,竟模仿影片情節,對小他6歲的妹妹性侵得逞4次;全案曝光後,阿全很自責,表示願意念經懺悔;新北地檢署昨依妨害性自主罪起訴阿全。  讀高二時還與妹同房  現年22歲的阿全與父母、妹妹同住,並跟妹妹睡同一間房間,95年阿全讀高二時,經常半夜用電腦看A片,因慾火焚身,竟模仿影片情節,對妹妹上下其手,並將手指插入性侵得逞2次。  辯你情我願 被起訴  兩人之後雖分房睡,阿全仍先後2次,喝酒壯膽後摸進妹妹房間,使用保險套對妹妹性侵得逞。妹妹無法承受向朋友哭訴,事件才曝光。阿全雖坦承犯行,卻辯稱你情我願。 阿全的妹妹則說,之前兩次因為是在睡覺,不知該如何反應,第三次感到不高興,隨口敷衍哥哥說「隨便!」最後一次她有拒絕和反抗,但仍被得逞。她說,因為怕哥哥被關,一直沒跟爸媽及其他人說。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評論]請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性”

晶報評論記者 魏鼎/文 前段時間,各地頻頻爆出校園性侵丑聞。這些案件一次次衝破道德與倫理的底線,就好像連續的噩夢般讓人喘不上氣,恍然間不知自己身處何世。  但在深圳市計劃生育協會秘書長、深圳市性學會會長陶林看來,對此倒不必上升到什麼“世風日下”、“廉恥喪盡”的高度,“這些案件一時間報道多了,並不意味著問題突然嚴重了,現在的傳播技術比過去更為發達了也與此有關。”陶林說,“但既然出了,就應引以為戒,當成一次反思性教育問題的契機。只有不迴避、不遮掩並謀求問題的解決,才能最終為孩子建立起社會的正義。”  不僅是“我們從哪裡來”  今天的性教育“更多地跟道德、觀念以及遇到相應問題時的處理能力有關”。 作為深圳性教育的領軍人物,陶林平時不但跟教育局合作,開展學校的性教育,還編寫過多種“性教育讀本”。他認為,性侵現象同性教育的缺失相關,然而這不光是一個性無知的問題。很多人一談性教育,開口就是“我們從哪裡來”,這體現了對性教育的誤解。性教育還包括性保護的教育、性別角色的教育、性的法制教育這幾個主要方面。性教育不光要針對未成年人,還應該對成年人開展。只有建立在這種認識上的性教育,才能對那些有作案動機的成年人構成威懾,讓未成年人瞭解什麼是性侵行為。一些性侵者錯以為,只要取得了未成年人的同意,自己的行為就不構成強姦;很多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往往也是利用孩子的無知,給他們一種錯覺,以為這種行為是“大人喜歡自己的表現”。  “教育部門提出,要把那些師德有問題的教師開除,但是這種舉措也不過停留在善後處理的層面,還未上升到預防的層次。而預防就是杜絕出問題的機會,將性教育工作做到平時。” 性的無知可能會造成一種非常荒唐可笑的後果,對此,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薄伽丘在《十日談》里用世俗筆調描繪得淋漓盡致。在他筆下,那些貞潔、虔誠的少女,往往頭腦簡單,總是被淫蕩的修士用一個並不高明的騙局奪去貞操。而陶林覺得,這種常識上的無知已經非常罕見,因為相關知識在媒體上極容易獲取,今天的性教育“更多地跟道德、觀念以及遇到相應問題時的處理能力有關”。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評論]亂倫受害者的心理角色衝突

轉載自http://yangsir100.pixnet.net/blog/post/8472641-%E4%BA%82%E5%80%AB%E5%8F%97%E5%AE%B3%E8%80%85%E7%9A%84%E5%BF%83%E7%90%86%E8%A7%92%E8%89%B2%E8%A1%9D%E7%AA%81

文章出處:楊明磊(1996)亂倫受害者的心理角色衝突。杏陵天地,第5卷,第4期。頁33-36

(謹以此作為介紹,原文請見網址)

「亂倫」一直是一個令人傷痛的話題,在台灣,兒童性傷害的個案中,有許多的加害者是兒童自己的父母,對加害者而言,選擇以自己的子女為性侵犯的對象,反應出加害者在人格與人際行為上的困難,對受害者而言,家從保護的地方變為受傷的來源,同時由於許多遭到亂倫的個案受害的歷史往往很長,為了在家庭中求得生存,使得其人格發展過程中常會有著許多隱微複雜的變化,因此治療者在面對這些當事人時,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瞭解及認真對待。

Ramon Ganzarain 及 Bonnie Buchele 兩位學者認為遭亂倫者在其心理上常會有雙重的心理角色衝突,這些雙重的角色常是兩極化的,當事人會在每一兩極化角色中變化,不單自己感到痛苦,也令治療者混淆,有時當事人會認同其中一個角色,而迫使治療者扮演另一極的角色,治療者應能明確辨認此種角色變化,才能提供適當的協助。
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衝突角色: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剪報]性侵犯刑滿 須強制治療

刑法第91條之1規定,性侵犯若經評估具有高度的再犯危險,就算服刑期滿,仍必須接受強制治療,直至再犯風險明顯降低為止;至於刑後強制治療地點,設在台中監獄培德醫院內的性侵強制治療專區。  目前在培德醫院實施刑後強制治療有43人,評估核准結束治療已有15人。法務部官員指出,還沒聽說結束強制治療者,進社會後再犯的案例。  官員說,性侵犯入獄服刑時,監獄就開始對性侵犯進行治療,如治療效果良好,可能准予假釋;如發現治療無效,就會一邊治療、一邊關到刑期結束;若發現仍屬性侵高危險者,刑滿後獄方即交由培德醫院開始進行刑後強制治療。  如刑後強制治療期間,每年皆被評估為高危險者,就須繼續接受治療;若每年評估都不合格,很可能會被關一輩子。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剪報]巴女童遭性侵村民斥其該死

本報訊】綜合英國《每日郵報》、聯合新聞網4日消息: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日前播出一部紀錄片,巴基斯坦一名13歲時遭到4名男子輪姦的女孩凱娜要求法律制裁歹徒,但因當地風俗之故,別人反而要求她的家人把她殺掉以消除辱名。她的家人支持她爭取正義,但遭到威脅、被迫搬家,她的哥哥甚至因而送命。

凱娜2007年放學回家途中經過一家商店時,遭到老闆等4名男子性侵。雖然當時她年僅13歲,仍勇敢挺身控告施暴者,家人也支持她。在巴基斯坦,女性遭到性侵反倒被認為是女性的錯,而且家人應該把她殺掉以維護名譽。

凱娜遭性侵後被村民稱為「黑處女」,村民更要求凱娜家人把她殺掉,她的父兄抵死不從,更遭到暴力威脅。凱娜的哥哥失蹤3個月後,被發現暴屍荒野。他們家在村裡受到排斥,只好搬離,全家大小18口擠在兩房公寓。家中男性找不到工作,只能依賴女性做刺繡,應付房租等生活費,有時甚至要行乞。凱娜的一名兄弟在紀錄片中說: 「大家說我不是男人,因為我沒有按照傳統把她(凱娜)殺掉。」

[剪報]依親慘遭性侵 少女造獨木舟築夢 暑假啟航環繞綠島 走出陰霾

【石永軒╱新北報導】「我的過去讓我很痛苦,現在還是偶爾會做噩夢,但我已經逐漸走出陰霾了!」年僅12歲的少女「小依」(化名),經歷遭親生母親遺棄、目睹祖母被叔叔砍傷,自幼輪流寄住親戚家,去年甚至慘遭3名堂弟猥褻性侵,直到2個月前,她被安置進向日葵家園,透過打造獨木舟,汗水逐漸洗滌陰霾,下月她將與19名有相同悲慘際遇的向日葵女孩,奔向綠島划獨木舟繞島圓夢。

小依個頭嬌小、皮膚黝黑,模樣就像你我身旁接觸的小女孩,但卻難以想像,瘦小的她竟早已經歷生離死別,甚至遭親人輪暴伸狼爪。  

曾像刺蝟心上鎖

輔導員明華說,小依2歲時遭媽媽遺棄,所幸有慈祥的祖母照顧她,但祖孫幸福的日子只持續不到7年,她目睹祖母遭酒醉的叔叔持斧頭砍傷,祖母不久後因心臟病發過世,她痛失溫暖的避風港。爾後,小依東住叔叔家、西住姑姑家,她深深覺得自己被媽媽拋棄,是個沒人愛的孩子,但她悲慘的遭遇仍未停止。去年,她寄住親戚家時,慘遭3名堂弟輪流猥褻,她因個頭嬌小無力反抗,遭性侵得逞,她也從此關上心房,並像隻「刺蝟」,用尖刺自我保衛。輔導員明華回憶,今年4月,小依剛進入向日葵家園時,對他人漠不關心,但兩人因喪親而相憐,原來祖母生前常帶小依上教堂,但祖母死後她卻飽受傷害,讓小依一度以為「上帝根本不存在」,現在她透過團體生活、冒險體驗,不但功課變好,也重拾天真笑容。小依驕傲說:「我現在會唱英文歌唷!」

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剪報]性侵、家暴創傷處遇 勵馨基金會辦理專業訓練研討會

記者洪泰陽/台中報導

勵馨基金會今日起三天於台中市維他露基金會會館辦理「創傷處遇:心理劇與表達性藝術治療取向」專業訓練課程,藉由從美特邀專業講師Dr. Pamela Remer與 Dr. Rory Remer夫婦檔學者經驗分享與議題討論的方式,協助助人工作者建構初級創傷與次級創傷的處遇能力,以利實務工作的延續與推展。
 
勵馨基金會王玥好副執行長表示,基金會自1988年創立以來,長期投身在性侵害與家庭暴力案主的創傷復原工作中。這樣的經驗讓我們明白工作者具備專業創傷處遇能力的必要性,也讓我們理解協助工作者預防和因應替代性創傷的重要性。這次也特別感謝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與彰化縣政府社會處的支持,促成本次專業研討會議。

本次次研討會主軸,針對創傷處遇治療進行深入探究,創傷(trauma)是個人經歷對身心造成威脅的單次或持續經驗後所引發的結果,創傷倖存者常感覺生活的每件事情都已經失控,卻沒有辦法停下來。創傷可能啟動自各種情境、產生各種身心反應,嚴重的創傷甚至可能造成PTSD等身心失調,影響倖存者的生活與社會適應,需要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統的協助以復原。

以性侵害或家庭暴力等創傷倖存者的經驗為例,社會福利與心理諮商等服務體系的介入,便是重要的正式支持系統資源,倖存者身邊親友同儕的理解陪伴,則是重要的非正式支持系統資源,雙方都在倖存者度過創傷復原、站穩現在、終而建構未來的路徑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剪報]互傳電郵談強姦亂倫 西點欖隊解散降軍階

美軍性醜聞沒完沒了,在紐約州著名的西點軍校,欖球隊隊員互傳淫褻電郵,肆無忌憚為女學員和女友的性吸引力評分,又大談強姦、亂倫和同性戀笑話,校方調查後指他們傳播「不尊重女性文化」,罰這班未來將領棟樑降軍階和暫時解散欖球隊。
 事件曝光是因一封電郵轉發給隊外學員,內容指一隊員的舊女友要戴性玩具,因為她是這段關係的「男方」,學員向校方舉報。一名看過電郵的前學員說,欖球隊員大談將人困在籠中鞭打逼跳舞的性虐笑話,又對女學員吃捲成一條的餅捲意淫一番。西點軍校發言人指欖球隊約60名隊員被罰步操120小時、降軍階、不准放假和要上密集式課程重新學習尊重他人,其中14名高年生仍准畢業。  一名前男學員指西點軍校「校內文化超級大男人,他們叫女人『褲』(trou),說她們在軍校的唯一作用就是脫褲給男人玩」,歪風一直沒被糾正。一名女學員指校內美式足球隊員將女友裸照傳給隊友「分享」。  西點軍校在2012學年有80宗性侵案件,是2009年的三倍,上月爆出有教官偷拍女學員洗澡。美軍上月亦有兩名負責反性侵工作的軍官其身不正,在酒吧非禮女子和性侵女兵。國防部長哈格爾(Chuck Hagel)早前在西點軍校畢業禮致辭時,指性騷擾性侵禍害軍隊,呼籲未來軍中棟樑帶頭終結這歪風。

[剪報]廣州公益界發起“兒童性侵防治周”

剛剛過去的這個兒童節,我們的視線無法繞過兒童權益保護這個並不新的話題。20天內至少有8起校園內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這還僅僅是被公開報道的案件;因為家境貧困,不少鄉村的大病孩子仍掙扎在生死線上,飽受煎熬……在這裡,我們無意去渲染家長的淚水和社會的憤怒。反倒是民間組織和熱心人士的行動,讓我們看到改變這種讓人沮喪的現實的可能。  南都訊 記者邢曉雯 實習生朱英子  近日,由海南萬寧案引發了新一輪社會對兒童遭遇性侵問題的探討。廣州新媒體女性網絡、藝術家和熱心公益人士在廣州共同發起了“兒童性侵害防治周”,呼籲把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定為紀念周,倡導社會關注這個“沒有嘴巴”的受害群體。  藝術家布展抗議兒童性侵案頻發五彩繽紛的紙條連成長線,從天花板垂至地面,環繞成一個圈圈,就像孩子童話般的世界,而走進這個世界細細閱讀,你才會發現它的背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傷痛:“廣東深圳弘基學校老師吳某東利用午休時間猥褻女生;湖南嘉禾普滿中心小學老師曾星明猥褻多名女生;河南桐柏某村小教師楊士付借檢查作業之機猥褻數名女生……”這是藝術家張曉靜在扉藝廊藝術空間製作的一個裝置藝術。  兒童性侵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一個老師奸污了一個學生,那個學生從此退學了。”發起人藝術家陳洲,講述了他小學時親歷的一個悲劇,他後悔幼年不懂事的圍觀,給那個孩子帶來的二次傷害。“即使到目前,我們對兒童性侵害問題還是完全沒有防備的,我們發起確立一個常規的紀念周來不斷提醒人們關注,讓更多人參與改善的過程。”

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剪報]性侵受害者缺保護 婦團籲修法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一位牙醫於4年前性侵當時女友,並在開庭時以言語譏諷、在網路上攻擊被害人,被害人因此崩潰,於2012年底自殺身亡。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姚淑文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應對性侵案件被害人建立保護令機制。台灣立報;m:M Q C&Z9S0Z7q r

毀謗被害人 加重其刑


c C ? F l5y-X2I-z0一位牙醫於4年前趁女友服用安眠藥昏睡時,持按摩棒性侵,按摩棒在女友膀胱內斷裂,造成被害人身體傷害。官司纏訟超過3年,開庭時加害人還以言語刺激被害人。加害人諷刺被害人表示,感謝被害人自己才找到真愛組成家庭,並生了兩個孩子。而加害人同時在網路上攻擊被害人,表示被害人身體與精神皆異常。台灣立報:t e R$^ H d H

1k%R |;d d3E U0律師王如玄於記者會上表示,被害人在開庭時深受刺激,開庭結束後以拳頭不斷捶打牆壁到滿手瘀青,連手錶錶面都被敲碎,之後就發生令人遺憾的自殺事件。台灣立報 g W v:g @

*b!H)k c/T v ~0律師賴芳玉更表示,對一個女性而言,這樣的言語挑釁,等於告訴被害人生活過得很差,而加害人則過的幸福美滿,對被害人來說更是情何以堪。台灣立報8R Q `9X W E
台灣立報 B y A D ] o/P N u
本案於21日高院判決,加害人被提高2年量刑,處以5年6個月徒刑。法官判決書表示,加害人犯後態度不佳,並且網路上毀謗被害人,與被害人自殺而死有極大關聯。
9H0u N:?8~ G2Z)N ~ B5U0
D%v7n a A0姚淑文表示,性侵害被害人的司法控訴之路,常是一個充滿煎熬的二度傷害歷程。在講求證據的司法審判過程中,只有證據才能說話。但性侵害案件卻通常缺乏證人與證據,在這種情況下,被害人面對司法審判、交互詰問的歷程,以及加害人辯護律師咄咄逼人的詰問下,許多被害人可能遭遇事實難以申冤的困境。對性侵害被害人而言,面對司法的結果卻是另一個受創經驗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