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書評]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

執筆撰寫本書時,我已經嘗試著要把迄今為止,在我生命中最冗長且最黑暗的那一個章節完全闔起,不再看它一眼。讓我深感安慰的是,我發現此章的字裡行間全都是荒謬絕倫和矛盾叢生,我知道以黑白分明的目光洞悉出現在我眼前的這些東西,會有助於我以無比的信心揮別過去和展望未來。因為我所經歷的那些也同時給了自己無比的力量,讓我得以熬過在地牢裡的那段監禁日子,釋放自己,並且依然保持原貌,此外我更知道,我可以在自由中支配自己的人生。
 
到了如今,也就是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之後的四年,這個自由已經開始了,只有到了現在,我才可以用這些篇章把過去完全拋在腦後,並且真正地說:「我自由了。」

文/TinaRay                                       

 (文章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wretchreader/1554329)
 
這是《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這個真人真事所寫成的書的最末一段文字,透過這大約兩百八十個文字的總結,我終於放下心裡的一塊大石頭。

我相信娜塔莎真的走出來了,因為唯有真正走出來的人,才能不是像駝鳥將頭埋進沙子裡那樣避而不論,而是可以用一種可以勇敢、清晰、不帶歇斯底里的平靜口吻,娓娓道來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娜塔莎能還算安然地度過八年,精神沒有徹底崩潰,我想和她被抓走時年紀還不大有關,也和綁匪普里克羅皮爾只是個一般有妄想症和偏執狂的精神病患、而非真正的性變態病患有關。

之所以我敢這樣猜測,因為我自己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是一位家庭暴力防治的社工,在處理許多受虐兒童案時,經常看見很多被安置的小孩從很小很小就是在打罵的環境中成長,他自己也覺得被父母打罵很痛,但是他會自己去尋找一種調適的方法,或許是更沉默低調、也或者是轉而霸凌比他更弱小的孩童。

小孩根本不覺得父母親的打罵是一種不合理的暴力行為。

當我變成資深社工,需要帶一些剛入門的菜鳥社工時,我曾經碰到一個新進的社工,每次輪到他值班時訪視通報案件,他回來一定是以不開案作處理。起先我們以為他是偷懶不想處理個案,所以才草草了結。所以只好每次都陪他一起去訪視通報的個案,發現他又要以不開案處理掉,於是問他:「為什麼今天這個個案不開案呢?」他說:「這又沒什麼?我爸媽(到現在)打我們還更兇呢!」

啊?這次愣住的變成是我。

所以大家常說小孩子可塑性高,其實這裡所謂的可塑性,有正面意義也有反面意義。

套在娜塔莎的故事裡就變成,綁匪是她身旁唯一可以依賴的成人,這個成人會提供她吃穿,而且在娜塔莎幼小概念裡面,最恐怖的身體暴力虐待,綁匪都沒有對她施行過,甚至在往後的幾年裡,基本上綁匪對娜塔沙的身體也都還是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尊重。

這種消極的尊重在一般尋常人眼中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才十歲的娜塔莎而言,這幾乎可以用幸運來形容了。久而久之,就算沒有對綁匪產生好感,娜塔莎也會覺得~~『啊,幸好我遇到的壞人不是最壞的那一種。』

也許就是這種『幸好』的心態,讓她沒有精神崩潰,而且還能在最低限度內平安地成長;但是也造成她沒有產生強烈的仇恨意識,無法積極脫離這種類似軟禁的生活。

我比較替娜塔莎覺得難過的是,當她獲救後,警方和社會都一致期待她必須把綁匪形容成一個十惡不赦的禽獸,但是娜塔莎心裡真的沒有那麼強烈的恨意,也不覺得綁匪的惡性有那麼高,因此在回憶過去許多事件時,她都是以一種很平穩的語氣表達。

娜塔莎因為反應不如社會大眾預料,所以開始有人對她冷嘲熱諷,開始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待她;可憐的娜塔莎於是說:『我不懂,為什麼被害人反而會被歧視呢?』

幸好,我真的替娜塔莎感覺慶幸,對於社會大眾這種莫須有的對待,她還是學會了化解和寬容對待,沒有將仇恨的種子埋在心中。《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讓我們看到一位勇敢的女孩的生命故事。



  • 作者簡介:

娜塔莎.坎普許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七日出生於維也納,並在十歲時被綁架,為近年來遭綁受困最久的受害者之一,直到二○○六年才又獲得自由。在她逃走的那一天,綁架她的匪徒沃夫幹.普利克洛皮以衝撞火車的方式自殺。

本書是她自述被綁架八年多來的苦難生活。現年二十二歲的娜塔莎仍住在維也納,並繼續完成她的學業。
  「看來最後他一定會明白一件事,不僅是我的人生被他緊緊鎖住,他的人生也被我綁得死死的,絲毫動彈不得,而且任何打算打破這些枷鎖的企圖,到最後一定會以我們倆之中的一人死亡做為收場。」

  • 相關報導:
剛在本地上映的電影《3096天》是根據奧地利女孩娜塔莎坎普許的自傳體書拍攝而成。坎普許被綁匪囚禁8年之久,在脫綁後一直避口不談性侵,不過她日前在電影推出前,首度在德國電視台的訪問中透露自己遭到強姦。  她希望表白後,大家不會再苦苦相逼,還她一個清靜,也希望那些不相信她的故事的人會去看這部電影。

“我求他讓我睡在床上,講一個睡前故事給我,甚至求他給我一個睡前的吻,我希望以此維持一種幻想中的正常生活,他如我所願。”  這是奧地利女孩娜塔莎坎普許(Natascha Kampusch)以自己遭綁架3096天所寫的《3096天》書中所提到的一段話。

她也寫道,綁匪沃爾夫岡普里克洛皮(Wolfgang Priklopil)要她稱他“主人”,要她在他面前跪下,因為他一直想要有個奴隸。他還剃掉她的頭髮,不准她穿內衣,只能半裸身體,除了挨餓,他還經常毆打她。 她更寫道:“14歲時,我好幾次試圖用布條勒死自己,15歲時,我試圖割腕自殺。還有一次,她燒了一大堆紙,試圖讓自己窒息而死,刺鼻的濃煙一進入肺部,她就放棄,求生的慾望促使她用枕頭捂住了嘴巴,將濕衣服扔在火上。

日本有一系列知名電影叫《禁室培欲》,每部片中有形形色色的綁匪與被禁錮者之間所上演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節,而且從中似乎能窺探囚禁者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徵(Stockholm syndrome)的情節。現實中從奧地利到美國,都有這樣的恐怖事件,有些受害者還誕下孩子。

昨天在本地上映的電影《3096天》(3096 Days)是改編自奧地利女孩娜塔莎被綁走的真實故事。2010年,22歲的娜塔莎主持了奧地利的一個脫口秀節目,同年9月6日推出自傳體書《3096天》。  娜塔莎對於囚禁8年之久是否遭到性侵,一直避口不談,不過日前在《3096天》電影推出前,她接受德國電視台訪問時才透露自己遭強姦。她也說同意編劇修改原來的電影劇本,來披露遭性侵的部分。她表明說出後,希望大家不會再苦苦相逼,還她一個清靜。希望綁匪還活著說出自己的那一面故事

1998年3月,10歲的娜塔莎在與媽媽吵架後,負氣去上課途中,遭到開著廂式小貨車的電信工程師沃爾夫岡綁架,關在後者打造的一間小密室內。8年後,維也納警方在郊區一戶人家的花園里,發現了蜷縮在灌木叢里的娜塔莎,她已非當年珠圓玉潤的小姑娘。  娜塔莎在脫綁後透露小密室里有床、衣櫃和收音機等,綁匪偶爾也會帶她在四周走走。大家難免感到奇怪,既然有機會出來散步,為什麼不試著早點逃跑?所以她被懷疑可能是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也就是長期遭囚禁後,與綁匪朝夕相處,漸漸對綁匪產生心理認同感,甚至是可憐他,或是愛上他。娜塔莎成功逃脫後,綁匪也臥軌自殺了。

但據英國媒體的報道,娜塔莎還是把綁匪的照片帶在身邊,住在他的家(她已擁有他的家),保留他的車,她說:“感覺很好,我不會被過去阻擾,每天都積極生活。” 她說綁匪綁架她,是為了培育她,讓她愛上他。她說孩童時很天真,相信正義。不過她希望綁匪還活著,這樣他就可以說出自己的那一面故事。

沃爾夫岡為什麼要綁架娜塔莎?8年來如何掩飾自己的綁架罪行?也許將永遠是個謎。娜塔莎的生活倒是繼續前進,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她出了書,也讓電影人把她的經歷搬上大銀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