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剪報] 南都周刊-長樂子尋親路崎嶇回家夢難圓


南都周刊-長樂子尋親路崎嶇回家夢難圓

  • 2011-05-29
  •  
  • 旺報
  •  
  • 【記者廖慧娟/整理】
     《莆田市志》記載,收養童養媳是莆田地區由來以久的陋習,在山區、沿海尤為盛行。貧苦人家養不起女兒,多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甚至有些富裕人家也認為女兒是「賠錢貨」,從小送人當童養媳,以免出嫁時還得支付一大筆嫁妝。
     的確,在農業社會與現今的大陸農村,女性一般不被認為是勞力,而且多數家庭重男輕女、想養兒防老,多數家庭最後就決定把過多的女兒送出去,全力培育男孩。
     女兒被拐走 父母睹物思人
     目前住在長樂市、1972年出生的鄭曉梅就是這種制度下的犧牲品。她與原生家庭相認後,才知道父母為了能多生養兒子,分別在1974年、1978年、1982年、1983年送出4個女兒,只留下3個女兒、2個兒子。
     此外,莆田還有許多童養媳是從小就被人口販子從遙遠的外省拐賣至此,北高鎮後吳村的彭清蘭就是1988年由貴州被拐賣到這,當時她才9歲。
     彭清蘭記得小二放暑假的第3天,她與大伯父的女兒一起到20公里外的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去找在當地上班的父親。翌日,她們在街道閒逛時,遇到1名操當地口音、抱著2歲男孩的中年婦女,假稱要帶她們去找父親,連哄帶騙地把她們帶到莆田市轉賣給當地人家當童養媳。
     由於彭清蘭哭鬧著要回家,原先的買家受不了,把她轉賣給現在的養父母,從此,她成了有3個姊姊、3個弟弟,和1個也是童養媳妹妹的「吳玉琴」。日前,她與7歲就從貴州被拐賣的另一名同村童養媳蕭光豔透過《回家網》志工的幫助,終於找到在貴州的家人
     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莆田的童養媳長大後都要嫁給養家「哥哥」,郭源英也不例外,所以養母不覺得她有上學的必要。幸好鄰居有人勸她的養母:「你總得讓孩子分得清男廁所女廁所呀!」她才得以上小學,但念完2年級,養母就不再讓她去學校了。
     原本養母打算讓郭源英與3子結婚,但2人關係很差,郭源英表示:「他經常不由分說地摑我耳光,把我的耳朵都摑青了。」
     由於3哥另娶,郭源英不必嫁給從小暴力相向的丈夫,但養父母卻沒放鬆過對她的管控,先是打算讓她嫁個離過婚的老頭子,在她拒不從命後,又安排她在18歲時,嫁給大她10歲的男人。
     養父母從男方處得了2.2萬元禮金,雖已高於當時8千元的「行情」,但養家沒給任何陪嫁品。婚後,郭源英生了2個兒子,與丈夫彼此像陌生人,於是在4年前離婚,帶著兒子過活。
     兄妹亂倫壓力大
     抱養童養媳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婚姻成本,但1982年之後,農民收入逐年提高,可承受正常的婚姻支出,加上嚴厲的計畫生育政策,養家的男孩大多不願與童養媳成婚,童養媳文化因而逐漸式微。
     事實上,童養媳的婚姻多半不能有幸福的結局。進化心理學的韋斯特馬克效應(Westermarck effect,台灣譯為亂倫退避機制)認為,同一家族長大的兒童會發現彼此之間沒有性吸引力,即使有強烈的社會壓力強迫他們配對也一樣。
     例如,2005年2月,莆田東海鎮坪洋村發生一起殺人案,男子朱世文用板凳打死妻子朱秀美。經過調查,殺人案肇因於朱秀美的童養媳身分,導致朱世文心理偏執而造成慘劇。
     因這起事件,童養媳的命運受到關注,加上她們年紀漸長,積極尋找原生家庭的案例越來越多,感動一些熱心的民間團體,開始集結資源為她們尋親,「長樂熱線尋親專欄」就是其中之一。
     專欄創辦人張善國表示,2006年在長樂電視台遇到想刊登尋親啟事的王海樂,被她的故事感動,才決定幫她在網站上免費發布尋親啟事;消息傳開後,找張善國的童養媳越來越多,他乾脆開闢專門的尋親網站,登記、公布、宣傳莆田市的童養媳和長樂市尋找女兒的父母的資訊,協助他們尋找親人。
     拐賣違法 媒婆不敢老實說
     童養媳要找原生家庭並不容易,張善國表示,媒婆即使記得什麼也不會透露,其一,他們大多不識字,抱送過的孩子多但沒有任何記錄;其次,近幾年大陸公安部門積極打擊人口販子,媒婆意識到當年買賣人口觸犯法律,追訴時效還沒過,不敢說真話。
     志工姚誠對此有所質疑:「媒婆就是人口販子的一個組成部分,行為涉及犯罪,因此沒有哪個媒婆承認自己帶來的這個孩子是拐來的,都說成是抱養。」
     據《莆田市志》記載,長樂歷來是人口拐賣的一個重要中轉站。1973年到1975年,從四川流入長樂的童養媳有1020人;四川有關地、縣更是多次派工作組來長樂市要求解救被拐賣的婦女。
     雖然有《回家網》、尋親專欄等民間力量幫童養媳找回家的路,但志工們認為要原生家庭也有意願找送養或被拐賣的女兒,尋親任務才能成功。張善國表示,「如果只有女兒出來找父母,僅有50%的成功率;如果父母也能出來尋找的話,那尋親就有100%的成功率了。」
     (取材自《南都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