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發家內性侵 受害者煎熬
- 2010-1-28 22:52 作者:史倩玲
10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家內性侵是性侵案中最難被揭發的一種型態,由於揭發家內性侵就等於要跟家庭切斷連繫,因此多數受害者都不願意出面求助。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家內性侵的案件約占總性侵案的15%,也就是說1年的家內性侵案就有1萬2,559件。但勵馨基金會研發長王玥好表示,由於家內性侵容易被隱藏,因此犯罪黑數絕對比統計數字高出許多倍。
身心症嚴重才被揭發
很多家內性侵的受害者,都是等到長大之後有身心症出現,或是在親密關係裡遇到困難,才出面求助。王玥好表示,曾有一位受害人成年之後出現不斷嘔吐、不斷洗手的症狀,治療之後發現,原來是小時後被父親性侵,才導致嚴重的身心症。
而未成年的受害人往往不敢向外界吐露被家內性侵的事實,通常是老師等重要他人,因為受害人有自殘或是逃家等異常行為,才發現受害人長期被性侵的事實。
在家內性侵事件中,被害人受創最深的其實不是性侵事件,而是默許性侵行為的母親。
母親默許 被害人受創
王玥好表示,當小孩被性侵時,不少母親雖然知道丈夫性侵小孩,但卻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這些被害人的母親有的人是因為經濟弱勢,害怕家庭破碎,因而默許小孩被性侵。另外一種就是被害人的母親在小時候也被父親性侵過,而這些母親在當年被性侵時,因為不知道如何求助,現在換小孩被性侵,也認為沒有求援管道。甚至不少母親要被害人忍耐,用「你上輩子欠他」的說法,要小孩繼續接受性侵。
王玥好指出,母親默許性侵,對受害人來說是雙重的傷害與背叛,因為照顧者也不願意保護受害人,縱容傷害行為。這樣的情況也讓被害人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與保護,容易形成邊緣性人格,甚至也有長大後形成多重人格的現象。
另外一種情況是,被害人在未成年時,隱約知道性侵事件曝光會造成家庭破裂,因此為了維持家庭完整,往往也採取隱瞞的行動。王玥好表示,家庭是一個人的避風港,也是一個人的根,如果揭發性侵事件,等於失去避風港,因此少有未成年受害者主動求助。
男孩也遭家內性侵
很多人認為只有女孩才會被家內性侵,但也有男孩被父親性侵的案例。幾年前發生過一件少年弒父案。後來輔導員到獄中輔導這位少年時,才發現這個少年從年紀很小時就被父親性侵,等到長大之後,因為反抗父親性侵,才犯下弒父案件。王玥好表示,很多人認為男孩不會被性侵,因此對於男孩安全的注意力也較低,但實際上也有不少男孩被家內性侵,但這些受害人幾乎不會對外求援。
根據勵馨基金會輔導的家內性侵個案的經驗,被害人最早被性侵的記憶通常是從幼稚園開始,到青春期左右結束。但王玥好表示,由於幼稚園之前記憶很難延續到成人,因此很有可能從年紀更小時就開始被性侵。從勵馨的個案裡可以發現,甚至有從嬰兒時期就被性侵的案例。許多性侵行為會到受害人青春期時結束,是因為此時受害人會開始反抗、逃家、自殘等,或是有的加害人因為女兒月經來了,擔心女兒懷孕才終止性侵行為。
加害人多有社交障礙
王玥好指出,很多人認為會性侵自己小孩的人社經或是教育程度一定比較低,但事實上,也有不少高社經地位高教育程度的父親會性侵自己的小孩。根據文獻分析,這些加害人往往都有社交障礙,並有嚴重的威權傾向。由於不擅長與成年女性建立關係,因此就把目標轉向較容易控制的小孩。也有些戀童癖者,會找帶著小孩的婦女結婚,藉以尋找受害人。有些人會性侵自己的小孩,是因為對自己的性能力沒有信心,害怕性表現被成年女性批評,就轉向未成年的小孩。
傷痛多年難撫平
王玥好表示,要平撫被親人性侵的傷害,需要多年的心理諮商及協助。事實上,仍有不少受害人走出童年陰霾,並投入如律師、社工等工作,為其他的受害人貢獻心力。另外,如果身邊有良好的支持系統,被害人也能將被傷害的經歷轉化為正面成長的力量。相關輔導資訊可洽勵馨基金會02-2367-9595。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家內性侵的案件約占總性侵案的15%,也就是說1年的家內性侵案就有1萬2,559件。但勵馨基金會研發長王玥好表示,由於家內性侵容易被隱藏,因此犯罪黑數絕對比統計數字高出許多倍。
身心症嚴重才被揭發
很多家內性侵的受害者,都是等到長大之後有身心症出現,或是在親密關係裡遇到困難,才出面求助。王玥好表示,曾有一位受害人成年之後出現不斷嘔吐、不斷洗手的症狀,治療之後發現,原來是小時後被父親性侵,才導致嚴重的身心症。
而未成年的受害人往往不敢向外界吐露被家內性侵的事實,通常是老師等重要他人,因為受害人有自殘或是逃家等異常行為,才發現受害人長期被性侵的事實。
在家內性侵事件中,被害人受創最深的其實不是性侵事件,而是默許性侵行為的母親。
母親默許 被害人受創
王玥好表示,當小孩被性侵時,不少母親雖然知道丈夫性侵小孩,但卻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這些被害人的母親有的人是因為經濟弱勢,害怕家庭破碎,因而默許小孩被性侵。另外一種就是被害人的母親在小時候也被父親性侵過,而這些母親在當年被性侵時,因為不知道如何求助,現在換小孩被性侵,也認為沒有求援管道。甚至不少母親要被害人忍耐,用「你上輩子欠他」的說法,要小孩繼續接受性侵。
王玥好指出,母親默許性侵,對受害人來說是雙重的傷害與背叛,因為照顧者也不願意保護受害人,縱容傷害行為。這樣的情況也讓被害人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與保護,容易形成邊緣性人格,甚至也有長大後形成多重人格的現象。
另外一種情況是,被害人在未成年時,隱約知道性侵事件曝光會造成家庭破裂,因此為了維持家庭完整,往往也採取隱瞞的行動。王玥好表示,家庭是一個人的避風港,也是一個人的根,如果揭發性侵事件,等於失去避風港,因此少有未成年受害者主動求助。
男孩也遭家內性侵
很多人認為只有女孩才會被家內性侵,但也有男孩被父親性侵的案例。幾年前發生過一件少年弒父案。後來輔導員到獄中輔導這位少年時,才發現這個少年從年紀很小時就被父親性侵,等到長大之後,因為反抗父親性侵,才犯下弒父案件。王玥好表示,很多人認為男孩不會被性侵,因此對於男孩安全的注意力也較低,但實際上也有不少男孩被家內性侵,但這些受害人幾乎不會對外求援。
根據勵馨基金會輔導的家內性侵個案的經驗,被害人最早被性侵的記憶通常是從幼稚園開始,到青春期左右結束。但王玥好表示,由於幼稚園之前記憶很難延續到成人,因此很有可能從年紀更小時就開始被性侵。從勵馨的個案裡可以發現,甚至有從嬰兒時期就被性侵的案例。許多性侵行為會到受害人青春期時結束,是因為此時受害人會開始反抗、逃家、自殘等,或是有的加害人因為女兒月經來了,擔心女兒懷孕才終止性侵行為。
加害人多有社交障礙
王玥好指出,很多人認為會性侵自己小孩的人社經或是教育程度一定比較低,但事實上,也有不少高社經地位高教育程度的父親會性侵自己的小孩。根據文獻分析,這些加害人往往都有社交障礙,並有嚴重的威權傾向。由於不擅長與成年女性建立關係,因此就把目標轉向較容易控制的小孩。也有些戀童癖者,會找帶著小孩的婦女結婚,藉以尋找受害人。有些人會性侵自己的小孩,是因為對自己的性能力沒有信心,害怕性表現被成年女性批評,就轉向未成年的小孩。
傷痛多年難撫平
王玥好表示,要平撫被親人性侵的傷害,需要多年的心理諮商及協助。事實上,仍有不少受害人走出童年陰霾,並投入如律師、社工等工作,為其他的受害人貢獻心力。另外,如果身邊有良好的支持系統,被害人也能將被傷害的經歷轉化為正面成長的力量。相關輔導資訊可洽勵馨基金會02-2367-95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