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體的社會版頻頻出現親人性侵兒童的亂倫事件,真讓人懷疑社會生病了!
亂倫事件是兒童虐待中最具傷害力的,嚴重威脅受害兒童的心理健康。研究指出,至少有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受害者在受虐後,立即產生心理困擾,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受害者在成年之後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亂倫事件不容易被察覺,某些亂倫倖存者因為自覺犯了某項禁忌,覺得非常羞愧,不願意主動求助;也有一些受害者想要保護加害者及家人,會淡化自己所面對的痛苦。這些情形都加重問題的嚴重性,也讓兒童持續受害。
有些因素如家庭情況、孩子對於家庭的依賴、孩子無處可去及孩子對家庭的忠誠感等,會讓孩子使用強烈的防衛機制面對亂倫事件,他們可能採取否認、疏離及壓抑等態度面對,這些心理作用使孩子深感挫折和無力,導致自我概念的偏差。
亂倫治療的首要目標是個案與治療師建立治療聯盟,治療師必須提供安全的治療關係,以獲得個案的信任。治療聯盟是任何治療的重要成分,提供倖存者面對恐懼的記憶與情感支持。
治療之初,有些倖存者面對痛苦的回憶,可能藉逃避或迅速好轉的方式過早結束治療,治療師宜及早說明這種可能性,積極鼓勵、肯定倖存者的努力,同時尊重倖存者的決定。
當倖存者必須接納「原來應該保護自己的家庭,卻侵害自己」的事實,內心往往痛苦不堪。但如果有人傾聽她、相信她、支持她、接納她,她就可以信任自己,並展開復原的歷程。
每個個案敘述方式會很不一樣,有的很清楚、有的很模糊,治療師必須等待個案的延宕反應與強烈的情緒,這些可能造成個案逃避治療或懲罰自己,治療師需要密切留意此一過程,予以情緒上的支持。
治療過程中倖存者可能利用否認、壓抑與淡化的方式去面對性侵害,這使她無法觸及自己的感受,那些感覺就透過幻覺、噩夢與其他侵入性症狀呈現。治療的目的之一是要挑戰這樣的分裂狀態,讓他們學著辨識與標示自己的感覺,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肯定。
在治療中,治療師的任務還包括協助倖存者卸下過多的責任,以提升自尊、哀悼喪失亂倫前的認同、重建對自己負面與扭曲的信念、根據自己的需求與感覺做決定、學習新的角色與新的連結方式等。
因為亂倫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帶著錯誤訊息長大,治療師有時需要像替代性父母,教導倖存者基本的生活技巧與資訊,如溝通、決定、解決衝突、友誼、親密、性、為人父母與設定界限等。
亂倫治療是漫長過程,倖存者的狀況也常起伏不定,持續接受治療將有改善機會。亂倫事件大多發生於有問題的家庭,家庭往往不會主動求助,兒童的學校或親友發現有類似問題徵兆,應協助通報,讓專業人員早期介入,減輕對兒童的傷害。
|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評論]亂倫個案 為什麼否認受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